28365-365打不开

首页 > 试点示范工作
义乌市推进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阶段性工作总结
     义乌市自20165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首批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城市以来,紧紧围绕国际陆港大枢纽品牌影响力基本确立的总体目标,加快落实一建、二通、三引、四促、五优等五项创新举措,大力落实建园区、畅通道、引转型、促新态、优制度等创新工作,初步形成了立体的物流布局、畅通的双向开放通道、健全的口岸平台、别具一格的企业模式、蓬勃发展的新业态以及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2016年,全市实现商贸货运量6653.9万吨,同比增长3.96%;快递业务量达10.3亿件,增长78%;义乌港实现施封量50.9万标箱,海关监管义乌出口小商品88万标箱;国际邮件互换局通关量突破4600万件;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货值超5亿美元,同比增长94%

一、主要做法及经验

义乌市是全国首批20个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城市之一,是浙江省唯一的试点城市,也是全国唯一入选的县级城市。根据发改经贸〔20161104号文件要求,义乌市从聚焦辐射全国的干线物流组织网络创新发展、聚焦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陆港物流创新发展、聚焦依托实体市场的商贸与物流融合创新发展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试点工作实施。

(一)创新推动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根据实际发展需求编制义乌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一片区、三中心原则,合理布局功能场站节点,构建义乌点、线、面立体化发展的城市物流体系。

1. “一片区在城市西部规划建设国际陆港物流园区(陆港新区),占地43.67平方公里,集中布局国内物流、智能仓储、快递物流、公路物流、铁路物流、空港物流等功能区块,按照建成一批、在建一批、规划一批阶梯式计划推进园区内项目建设,打造国际陆港经济和口岸服务功能的主承载区。现已建成项目有:快递物流集聚中心,占地443亩,包括电商企业办公、作业和生活功能区,引进中通、申通、圆通、韵达、顺丰、邮政等项目并建成投用;普洛斯(义乌)物流园,占地400亩,由普洛斯建设运营,一期已竣工投用;义乌铁路物流中心,占地1616亩,建有查验平台、监管仓库、集装箱堆场、检验检疫场地、联检大楼等核心功能,一期工程竣工验收,海关监管场所已启用。在建项目有:国内公路港物流中心,占地744.7亩,义乌市国内物流企业出城入园,提质改造承载区;义新欧公路运输中心,占地342亩,打造城市配送、国际物流专线、冷链物流和甩挂运输等功能。规划项目有:义乌航空小镇,占地3.3平方公里,发展航空货运及其配套产业,正在开展规划编制,已引进圆通速递浙江总部基地项目、中航货运义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项目。

2. “三中心一是义乌港。具有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功能的内陆无水港,位于城市东北部,紧邻国际商贸城,占地1050亩,包含海关、检验检疫监管场、集装箱堆场、停车场、综合写字楼及外贸仓库等功能,已建成投用。二是保税物流中心(B型),占地198亩,建有海关综合用房、保税仓库、智能卡口、智能化管理系统,是浙江省继杭州、宁波之后的第三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目前入驻企业27家。三是义东北物流中心项目。由福田物流园区项目和廿三里物流中心项目组成,满足义东、义北方向货物集散需求,与城西国际陆港物流园区遥相呼应、功能互补,定位为国内物流集聚及智能仓储,设置集货仓储、分拨配送、干线(零担)运输、配载停车、信息交易等功能。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已引进深国际智慧物流小镇项目。

3. 配套道路。一是疏港高速公路。连接G60沪昆高速公路和G1512甬金高速公路,全长约21.6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概算总投资56.06亿元,计划2017年底主线通车。二是义乌疏港快速路。连接G60沪昆高速东河互通和G1512甬金高速佛堂互通,浙江省重点工程,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全长约8.8公里,计划2017年底主线通车。

(二)创新打造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物流通道和平台。为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及浙江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等重要战略,通过搭平台、建口岸、拓通道,积极打造和完善国际陆港功能,充分发挥国际陆港城市向东依港出海,向西依陆出境双向互联互通的枢纽作用。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义乌港为核心,保税、铁路、航空、邮路等功能齐全的国际陆港口岸体系。

1. 大力推动义新欧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义新欧中欧班列自201411月开行以来,截至201710月已往返运行264次、运送21536个标箱,开通西班牙、捷克、英国、俄罗斯、伊朗、阿富汗、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中亚五国等9条线路,辐射34个国家,沿线设立物流分拨点5个,建成海外仓8个,班列运行速度提升24%,运输成本下降22%,成为全国开行线路最多、满载率最高的班列,纳入全国中欧班列规划, 5次获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牵头组建成立义乌西班牙交流基金会,与阿拉贡自治区政府签署义新欧战略合作协议,主动与伊朗驻沪总领馆、中国西班牙上海分会、欧盟商会等使领馆和商协会联系,与西班牙当地各级政府、商会机构和侨社组织等建立联系,大力宣传推介中欧班列。

2. 积极推动浙江省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浙江省五港融合发展战略,推行资产整合和资源整合并重,成立浙江义乌港有限公司无偿划转至浙江省海港集团,推动与宁波舟山港、温州港、台州港、嘉兴港等海洋港口的整合工作。201611月完成义乌港资产整合,20173月义乌港顺利交接,义乌港箱管中心启用。下步将充分发挥宁波舟山港国际大港和义乌国际陆港联动优势,推动海陆联动、资源互补。

3. 主动参与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规划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以宁波舟山港和义乌陆港为依托,以双层集装箱标准的金甬舟铁路为支撑,着力建成集江、海、河、铁路、公路、航空等六位一体多式联运的综合枢纽,形成内畅外联、便捷高效的大交通体系。义乌作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双核之一,加快做好的文章,制定义乌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大通道建设各项工作,加快推动义甬舟义新欧两大东西双向大通道在义乌形成一带一路闭环。目前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全面启动,金甬铁路计划201712月底开工,金义东城际轨道正在开展红线、放样、勘界,杭温高铁已完成规划审批、环评等工作,正加快地质勘探等。

4. 全面推动国际陆港口岸开放和平台建设。一是铁路口岸。201512月获批临时对外开放,成为浙江省唯一的铁路对外开放口岸。20164月铁路口岸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7月获批筹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11月铁路海关监管场所正式启用,正式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目前已开通义新欧中欧班列及义乌-宁波舟山铁海联运班列,2016年义新欧中欧班列共往返运行101次、发送8178个标箱,海铁联运班列共发运集装箱重箱11882个标箱、同比增长47.9%。二是航空口岸。目前通航香港、台北、韩国(仁川/大邱)、曼谷4个国际(地区)城市,以及北京、广州、深圳等22个国内城市。2016年共起降航班11302架次,其中国际(地区)航班426架次;运送旅客1226697人次,其中国际(地区)航班44996人次;吞吐货邮(不含行李)5913.9吨,其中国际(地区)航班5.2吨。在全国218个机场中,旅客吞吐量排名第67位,货邮吞吐量第64位,起降架次第95位。目前正在加快机场飞行区等级改造提升工程和国际货站项目,推进对俄包机工作。三是义乌港。集聚国际物流企业、配套服务企业、外贸企业、报关行等各类企业300余家,提供代理采购、金融、保险、订舱、报关、报检、仓储、提箱、拼箱、海陆联运等在内的一条龙服务,2016年实现施封量50.9万标箱,海关监管义乌出口小商品88万标箱。全面实施通关通检便利化,稳妥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监管模式,无纸化率达98%以上,出口平均作业时间缩减至3小时内。四是保税物流中心。2016年进出口货值超5亿美元,同比增长94%,位居全国第十。保税物流中心在分送集报一日游等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保税展示交易保税进口1239”等多项新业务。已完成保税物流中心二期规划。五是国际邮件互换局。拥有国内先进的自动化分拣传输设备,引入行邮物品监管系统和进境邮件通关管理系统等国内一流的海关监管系统。自201512月投用以来,国际邮件互换局监管进出境邮件及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包裹超过7000多万件,监管日均监管量超过12.5万件,最大单日峰值达34.7万件,现场通关能力达到每小时2万件,出境目的国覆盖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

(三)创新引导物流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多项举措,积极推动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专业化、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等方向转型升级,推进物流联盟等新形式的发展模式。

1. 培育特色物流示范企业。义乌市物流企业队伍庞大,拥有1639家国内物流企业、1056家国际物流企业、134家快递物流企业、100余家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其中数十家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形成一批平台型、联盟型、高科技型、供应链型、智能仓储型等特色物流示范企业。如:义乌通、国贸通等企业向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浙江全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多家物流企业联合发起的物流联盟企业;义乌申通快递首创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成为科技型代表企业;商翔集团向全供应链领域拓展业务,旗下的浙江商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义乌市首家新三板上市的物流企业;义乌新光集团旗下浙江网仓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三方智能仓储物流龙头企业,在全国已布局100多个仓。

2. 开展等级评估物流企业推荐工作。主动对接浙江省物流与采购协会,指导本地物流企业积极参评A级物流企业。2016年新增4A级企业7家,3A级企业2家。截至2016年底,义乌市A级物流企业达57家,其中5A1家,4A16家,3A36家。

3. 开展形式多样的物流培训并积极引进海外智慧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通过开展物流沙龙、物流培训等形式,组织开展物流客服礼仪班、法律班、管理能力提升班、海外仓建设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业务主题培训班,2016年完成培训物流行业中高级管理人才2200人次。成功邀请德国新乌尔姆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ElmarSteurer教授来义授课交流,助力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四)创新促进互联网+”物流业态发展

1. 推动快递物流发展。义乌市多项举措推动快递业务量增长,2016年全市快递业务量达10.3亿件,增长78%,占全省20%、全国3.3%。一是创新谋划云驿小镇。打造以快递物流集聚中心为核心的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快递主题小镇。云驿小镇是完善义乌市国际陆港物流基础设施的关键工程,是快递物流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主要为全市电子商务提供快递物流服务。二是加强快递行业的管理。成立快递物流行业协会,成为全国首家县级市快递物流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管行业,实现行业自律。同时成立快递物流行业协会党支部,进一步加强党对行业的引导和管理。

2. 推动跨境电商物流发展。获批设立浙江(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成立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公共监管中心申报工作。探索跨境电商与保税物流中心的合作模式,开展保税进口(1239)业务可行性研究。

3. 建成国际电商小镇。义乌市实施电商换市战略的重要载体,项目总占地约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块总用地531.12亩,估算投资80.8亿元,电商小镇一期已建成投用。成为整合电商产业链,聚集互联网骨干企业,推动商务新业态新主体的快速发展,打造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商圈、义乌产业转型示范基地、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新机制、新领军人物的中国电商产业经济示范区。

(五)创新优化城市物流管理体制机制。浙江省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在管理思路改革创新方面同样遥遥领先。上至省厅级部门,下至地方科级单位,为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机构改革已成为常规手段。

1. 省级层面。为推动浙江海洋经济和港口经济新一轮发展,整合海港资源,大力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规划建设,2016年全国首个海洋港口发展委员会挂牌成立,是浙江省政府直属正厅级机构,党委书记、主任由副省长兼任,负责海洋和港口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一协调管理全省海洋港口发展工作,具有口岸管理、海洋发展、海港规划、岸线管理等职能,重在打造投融资、开发建设、港口运营和航运服务四大板块。同时,为解决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港口管理体制、多元的投资渠道所带来港口间的同业竞争和一定程度上的重复建设,成立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将全省宁波舟山港、温州港、义乌陆港、嘉兴港、台州港等港口纳入同一家平台公司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有利于统筹管控和高效利用全省港口、岸线等海洋资源,加快推进港口间协同化发展,拧成一股绳发展。

2. 义乌市层面。20101月,义乌市政府创新设立义乌市现代物流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物流办),为市政府正科级常设临时机构,负责全市物流发展规划编制、协调物流行业矛盾纠纷、制定物流产业扶持政策、开展物流企业招商引资工作,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等工作职责。20156月,经过多次探索,在新的一轮机构改革中,义乌市成立了陆港事务与口岸管理局(简称陆港口岸局),承担原物流办及口岸办的管理职能,成为陆港口岸物流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制定物流行业发展规划,陆港、口岸、物流产业的行政管理,制定行业扶持政策,陆港物流体系建设,公共口岸服务体系、海关特殊监管区(监管场所)、口岸政策功能区的建设管理与发展,物流行业的指导与监管等职责。

此外,义乌还初步建立分工明确、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管理体系。除行业主管部门外,义乌市还配备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管委会与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国资公司),分别作为物流企业招商项目落地平台和投资建设平台。由陆港口岸局、集聚区管委会、国际陆港集团组成的义乌物流行业管理核心体系,加上交通、经信、商务等部门的其他管理职能,协调海关、检验检疫、民航、铁路等中央和省直单位,为义乌现代物流发展做好全面保障,有力助推现代物流创新突破发展。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 “义新欧中欧班列问题。一是中欧班列境内各地财政补贴造成无序竞争;二是缺乏国家层面对中欧班列通道的顶层设计,尤其在回程货源的组织模式研究方面;三是缺乏国家对义乌中欧班列市场化发展路径的支持和保障。

2. “义甬舟开放大通道问题。一是国家层面加大对浙江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支持力度,将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义甬舟大通道存在两关两检问题。

3. 国际陆港建设问题。一是需要国家层面加强对国际陆港的研究和指导;二是国际陆港尚未实现始发港、目的港功能,船公司不愿将提还箱点设在义乌,义乌港不能作为运单中的始发港和目的港。

4. 物流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物流管理的职能涉及多个部门牵头管理,希望在国家层面成立统一有效的管理部门及机构。

5. 口岸监管问题。当前国家从严控制口岸机构和人员编制,但从义乌口岸发展长远来看,需要足够的查验机构和人员保障,亟需中编办等相关部委支持。

6. 跨境电商配套功能问题。义乌市尚未列入15个已批准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城市名单,不利于义乌市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配套物流服务功能。

四、相关建议

1. 建议围绕近一年来工作经验及做法,组织各试点城市间开展经验交流和分享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推进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工作。

2. 围绕聚焦辐射全国的干线物流组织网络创新发展、聚焦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陆港物流创新发展、聚焦依托实体市场的商贸与物流融合创新发展等三大创新发展任务,义乌市将加强与国家、省级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同时也恳请国家、省级部门加强对义乌试点工作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