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65-365打不开

首页 > 试点示范工作
保定市推进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城市试点阶段性工作总结

 

一、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为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保定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保定市物流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现代物流联席会议综合协调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全市现代物流推进、特别是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对于涉及全市物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和关键问题,采取定期工作例会与临时协调会议相结合的方式统一研究解决,并形成体系化、制度化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编制了《保定市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省发改委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冀发改服务〔2016825号)要求,我市委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编制了《保定市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实施方案》,经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已上报市政府批准。方案明确提出,保定市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要按照国家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依托我市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和良好的商贸物流产业基础,通过针对性的营造承接北京物流产业转移的发展环境,采取方案招商吸引物流转移,打造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探索跨区域共同配送,实现我市物流创新发展。

三、落实责任分工

把创新实施方案具体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各个相关部门,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依照负面清单管理的模式,确定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既做到管理不交叉,又保证管理无盲区。围绕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对每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都落实领导、部门责任。

四、构建互联网+”物流服务体系

依托我市不断壮大的实体商贸市场群和不断完善的物流体系,积极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高效物流,大力发展基于实体商贸市场的电子商务,提高商贸市场的辐射能力,依托农副产品种养殖优势,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高我市特色农副产品在全国的影响力。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建设具有物联网基础的智能仓储系统,打造面向京津冀地区的智慧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全面提高我市的物流服务能力和辐射能级。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市商贸物流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商贸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促进了物流资源的供需衔接。部分企业尝试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地链接起来,实现了四流融合,扩大企业的服务空间和辐射范围。我市物流信息化发展势头良好,现有物流企业广泛应用条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车辆管理系统和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势头良好,外地知名电商企业陆续进驻。苏宁云商已在我市开店,淘宝、慧聪、腾讯等第三方平台在我市开设办事机构。以县域特色产业为基础,依托国内B2B以及跨境电商平台,形成了高阳纺织、曲阳石雕、安国药材、容城服装、白沟箱包、雄县塑料包装、顺平肠衣、博野输送带、高碑店门窗、炉具、定兴食品、高阳庞口农机配件、安国石佛镇泵业、安新鞋服、满城纸制品等15个特色电商产业基地;白沟和道国际电子商务创业园、蠡县瑞鹏国际皮草电子商务产业园、保定莲池区利合电子商务产业园、保定竞秀电商产业园4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示范效应初显,带动了我市商贸物流业的迅猛发展。

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有序推进。截止目前,我市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有3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有7个,已建成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5个,县乡两级物流配送中心68个,农村电商服务网店5612,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综合指标已达到了99.51%

此外,物流金融和互联网+”物流等先进商贸物流模式开始在物流企业中应用,为商贸企业提供金融支撑和信息服务;部分企业尝试商贸流通业和物流业的融合发展,在以商贸流通业发展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同时,通过现代仓储、运输、配送和库存管理等物流服务来实现以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商贸与物流的有机融合。

五、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抓住北京商贸物流产业转移契机,整合保定市物流节点设施,与北京的物流节点设施衔接,构建与北京联动的商贸物流设施网络。重点选择高碑店、涿州、白沟等城市,打造一批商贸物流园区承接北京市商贸物流产业转移。

为此,白沟新城规划了7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各类商贸产业、各地投资者开发建设;依托已取得的商业用地采取联合投资、独立投资、独立经营等多种合作模式;北京与白沟两地商业物业可采取同等面积、不同年限,同等年限、不同面积等置换方式进行疏解、承接。由北京市疏解地所属区级政府、保定市、白沟新城、白沟新城辖区内大型商贸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专项用于支持市场经营者或企业疏解转移。目前,白沟新城大红门国际服装博览中心、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安国中药都现代物流园、高碑店市汇通公路港物流园、保定国际保税物流中心、河北钧达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等京津转移商贸物流项目相继落地。

六、大力推进物流园区,抓好重点物流项目建设

坚持采取项目带动的模式促进我市物流业跨越式发展,谋划一批针对性较强、功能齐全、发展环境良好的商贸物流项目。坚持立足长远,从促进产业调整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和服务体系。

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项目是北京新发地依托河北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和河北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倾力打造的承接北京大型农批中转集散功能疏解外迁的重大使命项目,也是保障首都农产品安全稳定供应和深化河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富民工程。项目总占地2081亩,总建筑面积160万平米,总投资54亿元。经过两年半的建设,已完成投资50亿元,并于20151029日全面启动运营。目前已经实现日均交易量1.6万吨、交易额9500余万元,直接辐射带动省内果蔬种植基地近50万亩,产量100多万吨。进入201611月以来,市场交易气氛浓厚,每天车流量达5000多辆次,日均人流已经突破2万人次,日交易额已经过亿。据初步测算,每天至少减少三北地区进京大车1200多辆,疏解外来在京人口2万余人。目前二期的北京马连道茶城、国际保税物流园、食品加工产业园等项目也已启动。

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锦绣大地市场及食品产业园项目由北京新发地投资建设。项目选址保定高碑店市107国道东侧、永昌路南侧。依托大中转、大仓储、大物流的核心定位,全面承接北京农批市场外埠中转集散、冷链仓储、净菜加工等功能,搭建全国各省农产品进京的桥头堡,构建京津冀地区农产品安全保障和供应保障的护城河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我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第一批落地的农批市场项目。项目总投资59.1亿元,总建筑面积107.4万平米,其中食品加工产业园33.6万平米,年加工配送食品180万吨;锦绣大地市场建筑面积73.8万平米,年储干果、进口食品12万吨。建设期为2016-2019年。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500亿元,新增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10万个。

河北钧达科贸发展有限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由河北钧达科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望都县京港澳高速引线小张家村东侧。规划占地面积420亩。主要建设检测中心、分拣车间、冷冻冷藏库、电子商务中心、交易市场、种养基地、综合服务区等。项目建成后,年储存蔬菜类20万吨、水果类4万吨、冻品类80万吨,年运输能力达到260万吨。 项目总投资23.5亿元,所需资金由股东自筹及商业贷款解决。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4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015年至2020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0.6亿元,利润总额1.54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0多个。

白沟速通电商快递产业园建设项目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211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包装车间49000平方米,仓库44500平方米,均为五层钢结构;综合服务楼一栋,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电商大厦一栋,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并购置仓储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分拣设备、安检设备等相关仓储物流设施及设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容积率1.82,绿地率15%,建筑密度34.95%。目前项目1#3#6#8#主体已完工,2#7#在建。

北京二商河北产业园项目由汇通图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和北京二商投资建设。项目位于保定高碑店双辛产业区,紧邻固安,距首都二机场20公里,位于京津保黄金三角的关键节点位置,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项目总投资37.3亿元,重点建设以养种植基地、食品深加工和专业市场集散批发为导向的冷链产业平台,建设北方地区综合规模最大,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冷链产业流通生态圈和产业集群,重点承接北京区域性物流批发基地疏解和产业转移,打造集鲜活农产品一小时服务供应基地、生活服务品质保障基地和应急储备基地功能于一体的北京生活服务产业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展示交易与电商服务中心、冷链物流仓储等设施,总建筑面积55.8万平米。项目建设期为2017-2019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6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对加强农产品流通和食品安全消费链建设、推动供给侧改革、提升区域产业升级发展、创新经济增长极、带动地方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重要的推动作用。

蠡县朝阳区产业园项目。蠡县与朝阳区工商联合作,投资8亿元,在蠡县裘皮新城设立朝阳园,北京雅宝路市场与蠡县裘皮新城可实现直通车,承接雅宝路市场的裘皮服装产业转移。目前,北京雅宝路裘皮服装市场已正式在蠡县新城挂牌,60余家加工企业、近300家商户搬迁至新城;近期,裘皮新城又准备出50余间商铺,专门承接雅宝路商户外迁,预计明年上半年,外迁工作将全部完成。当前承接的方向正在逐步向北京正天兴市场的700余家狐狸皮、貉皮企业和商户转移;裘皮新城已为正天兴市场开出三年租金全免的优惠政策,预计近期将陆续入驻。

七、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一)农产品物流大数据平台搭建。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因平台信息量巨大,单纯靠一个市场是不能完成,比如:产地种养殖信息、支农政策、生产资料供给、配送体系和先进技术等信息。建议建立市场、商务、农业等相关部门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以批发市场主导发起,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信息终端配合完成部分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等方面的配合,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二)食品安全管控体系建设。全国范围内检测不能互认是该体系建设遇到的最大问题。目前京冀两地正在推行检测互认,如果成功实施可向全国各大节点城市进行经验推广。建议对现有检测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恳请领导给予资金的支持。

(三)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面临最大问题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巨大(比如高碑店新发地一栋4万吨的冷库,投资近1.5亿),与市场追求的如何降低终端消费者的购买价格形成矛盾,造成成本向消费端的转移。建议政府应加大冷链体系建设的资金(贴息、专项债券基金等方式)扶持力度,以此达到降低流通成本的目的。

(四)物流项目缺乏用地规模和土地指标。因物流园和其它行业不一样,其功能相互关联、其业态互为补充,必须同时启动。比如高碑店新发地二期工程准备建设的五个项目起步区规模3836亩,目前规模只配置了近300亩,不能满足项目的建设需求,制约了我们二期工程的顺利启动。建议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给予足额配置用地规模和用地指标。

自国家确定保定市为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目前,国家宣布成立雄安新区,为我市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也及时调整物流规划,希望国家、省在规划、政策方面给予我市大力支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