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则是靠男扮女装进行的诈骗行为。
青年男子自幼穿着女装,以女孩的身份生活,并学习女工技巧。由于常年混在女人堆中,所以这些男人从外表来看与寻常女子无异。这些男人能在民家闺阁中出入自如,趁机骗奸妇女。这类情况在明朝时期出现得比较多,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所致。
《五杂俎》记载:
成化年间太原府有个叫桑羽中的家伙,他从小便像女孩一样裹脚,学习女工,靠做寡妇的衣服为生。桑羽中去过平阳、真定、顺德、济南等四十几个城市,只要看到某户人家有漂亮的妇女,便打着教女工的幌子,将其诱奸。一旦遇到性格贞烈的女人,桑羽中还会用迷药等手段逼迫女子就范。据说桑羽中有“妖法”,每次他只需将迷药喷在女人身上,再念动咒语,就能让女人失去行动能力,且无法呼救。桑羽中非常谨慎,在作案期间,只要听到男人的声音,便会第一时间开溜,绝不给人抓住他的机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桑羽中糟蹋了几百名良家妇女。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最后桑羽中终于被官府逮住了,经不住严刑拷打的桑羽中招认出一众同党,这些同党竟有十几人,他们的行径与桑羽中如出一辙,还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同门”。最后,这个靠着穿女装犯下强奸案的犯罪团伙被一网打尽,包括桑羽中在内的十几人全部被押赴刑场砍了脑袋。虽说犯罪分子已经全部伏诛,但这起案件的性质太过恶劣,罪犯的犯罪手法令人闻所未闻,在后世也很少发生类似的情况,这起事件折射出的,就是明朝社会治安中潜藏的重大隐患。
比男扮女装骗色更可怕的是男扮女装骗婚,《菽园杂记》中就收录了类似的事例:
在当时,有不少骗婚者会用“偷梁换柱”的套路,相亲时先由美貌的女骗子登场,待对方下聘后,再将美貌女子换成丑女,嫁入男方。由于在古代婚礼中,直到入洞房之前女方都会以盖头遮住面庞,所以当男方发现新娘被“掉包”时,诈骗团伙早已跑路。当时,还有不少骗子男扮女装,扮相十分逼真,他们下嫁给男方后,会在男方家操办婚礼时趁机卷走男方的财物。
时至今日,仍有类似的骗术出现,只不过假新娘都是女性,很少会出现男扮女装骗婚的情况。
第三种是古代男嬖的不良风气。
在某些思想病态的封建王朝中,社会上曾出现过以专以女装示人的男性群体。之所以会出现这类人,多半是因为畸形的社会环境及不健康的审美心理所致。
《荀子》中抨击过这种社会现象:
“今世俗之乱民,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这身妖冶的行头若穿在女人身上,必会引来不少追捧,但穿在男性身上,难免会被思想保守的古代老百姓鄙夷。为了杜绝这种现象,不少朝代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将“男扮女装”这一行为纳入刑法,僭越者会受到严厉的制裁。
北宋时期,不少长相清秀的男人为了赚快钱,靠成为男娼这种方式出卖肉体。朝廷为了阻止这一风气的蔓延,出台了针对男娼的法令,但凡有男性为娼者,处以杖责一百,罚钱五十贯的处罚。在当时,官府调查这种“不男之讼”的力度非常大。毕竟,在礼教森严的古代,这种行为简直让人无法接受,是“伤风败俗”的直接体现。不过官府查得再严,架不住民间有人偏爱此风,消费男娼的嫖客不胜枚举,以至于男娼屡禁不止。直到明清时期,社会上仍有不少娈童、青衣。
第四种是崇尚阴柔的时代风尚。
魏晋时期,男人穿着女装,早已被时人司空见惯。并不是魏晋男人取向异常,而是当时的“时尚圈”普遍追求女性化的打扮。平日里,不少魏晋的文人士子们涂脂抹粉,在腰间悬挂香囊,穿女性的服饰,走起路来扭扭捏捏。
放到今天来看,这就是一种“异装癖”,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不过,在魏晋时期这种病态的审美一度普及,被当时的人引以为潮流。《世说新语》中出现的“玉人”、“玉树临风”等词汇,就是形容这种阴柔美男的。根据《魏略》的记载,名士何晏就是一个典型的阴柔美男,他的皮肤比女人还要白,喜欢穿着女性的服饰上街。
第五种是出于艺术风格的要求。
众所周知,我国的曲艺界有“男旦”艺术。
为什么旦角不由女性来饰演,非要由大男人来出演呢?
这是因为在古代吃演戏这碗饭的多为男性,女演员的数量极少,为了保证演出效果,男伶人不得不男扮女装,唱起了旦角。唐朝时期,“歌舞戏”和“参军戏”普及全国,当时的演职人员有男有女,男扮女装、女扮男装的现象比较多,毕竟是为了艺术,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由于心理因素,古人仍对男优伶饰演旦角颇有微辞,例如韩愈在《辞唱歌》中,先是对身段嗓门极佳的女伶大加赞美,然后嘲讽了饰演旦角男伶:“岂有长直夫,喉中声雌雌。君心岂无耻?君岂是女儿?”
实际上,经戏曲界无数代先辈的努力,今天的男旦表演已经升格为高雅的艺术,靠饰演男旦走红的戏曲艺术家辈出,为国粹增光添彩。值得一提的是,男伶的女装表演是为了舞台效果,与其他三种男扮女装者有本质上的不同。我们仅能看到男旦角在舞台或照片上身穿女性戏服,在生活中他们还是穿着男性装束。
在历朝历代,男扮女装都是一种受人鄙视的行为。北齐皇帝高洋在迫害元魏宗室时,便用强迫元韶男扮女装的方式羞辱他。高洋让人剪掉了元韶的胡子,并在他的脸上涂脂抹粉,让他穿着女人的衣服招摇过市。高洋带着元韶,逢人便说:“这是我的嫔妃。”可想而知,穿着女人衣服的元韶心中是何等煎熬。
参考资料:
【《晋书》、《五杂俎》、《西京杂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