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工资”!中央连续4个月重磅发文,释放强烈信号

“涨工资”!中央连续4个月重磅发文,释放强烈信号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连续4个月中央政策文件释放了“收入增长”的信号。那么,这背后有何深意?

具体来看,一方面是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涨工资还能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激发内需潜力。

具体来看,近年来,消费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4.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均高于投资和出口。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居民消费能力增长放缓,消费信心不足,意愿不强等问题。

当前,工资收入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支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核心。

中国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在提振消费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提振居民消费。居民消费是收入的函数,需要通过提高居民收入、稳定居民预期、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更好地提振需求,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稳定经济增长。这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表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和出口的双重压力,激活内需成为关键突破口,而内需的根本,在于提升居民收入。

“此前,大多数政策是围绕刺激内需的方式,比如刺激消费的降准降息、鼓励消费的国补政策,但这些政策容易短期效应明显,长期来看,仍旧是保障民生,提高收入等措施才是根本上消除消费者、投资者的后顾之忧,让消费者敢消费,投资者敢投资。”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表示,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通过提高高级技工、文旅和养老从业者待遇来保障高端装备国产化、促进银发经济、推动产业升级。

第二,通过增收来优化居民收入,可以改善基尼系数、促进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增加居民收入不但可以直接促进消费、激活内需、防范通缩,而且还可以刺激科技应用、提升劳动生产率,对实现经济转型成功具有重大意义。

稳股市作为增收抓手

除了工资性收入外,财产性收入也是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方案》提出,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包括多措并举稳住股市。业内人士认为,以财产性收入为重要支点撬动消费,并将稳股市作为提升财产性收入的抓手,有利于促进居民增收,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股票市场具有提高居民财产收入和加快实体产业融资发展的双重功能。通过股市提升居民财产收入可以大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进而购买更多上市公司的产品。”韩玮说,随着上市公司业绩和股价的提升,实体经济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融资,用于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以及创造高收入就业岗位。这些举措又会进一步提升企业业绩,推升股息和股价,从而形成一个内需扩张的良性闭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