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这类烈酒都是蒸馏酒,酒体纯净,风味物质少,加冰不会影响口感。另一方面,因为这些酒度数偏高,加冰饮用,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降低酒精对人体的刺激,同时降低味觉的感知能力,这样一来,酒喝起来就比较顺口,容易接受。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在喝洋酒时,容易喝多的原因,毕竟味觉被麻痹后,难以感知到刺激,喝酒的人也就容易一杯接一杯地喝,不知不觉间就喝多了。
再有就是,加冰喝酒会更“爽”。想象一下,入口冰凉柔润,浑身激灵,冰酒下肚,一路从喉烧到肚子,火辣辣,颤抖抖,仅仅在一瞬间就能感受到冰火两重天的酸爽感!所以这种近乎自虐和吸毒般的饮用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国外关于烈酒饮用要不要加冰也是争论不休。
或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酒精成瘾是个大问题,还诞生了许多专业的戒酒机构。毕竟洋酒+冰=十分快乐,虽然喝多头痛还会吐,但“酒鬼”们为了快乐,却乐此不疲,长此以往,上瘾容易,戒掉就难了。
不过,国内许多影视剧中,大量“喝洋酒必加冰”的场景,大多倾向于“装逼”……
白酒不加冰?
相比洋酒加冰饮用,白酒一般不加冰,主要与健康和养生有关系。
▼
中国白酒种类繁多,在蒸馏酒问世前,主要是发酵酿制法,所得酒水中除了含有乙醇之外还有其他醇类和醛类物质,包括会对人体造成影响的甲醇和甲醛,而甲醇和甲醛就是饮酒醉后会引发头疼、乏力、恶心、呕吐、嗓子痛、眼睛痛、心悸等不良反应的罪魁祸首。古时候,这些物质靠温酒挥发,现代酿酒工艺进步之后,它们在白酒中的含量已最大限度降低,常温下适量饮用完全没问题,即使有少量残留体内,也能很快挥发。
因此,在现代饮用一些没有经过高温蒸馏技艺的白酒,如果加入冰块,一方面更容易醉,一方面会在酒醒后更头疼,这是因为降温之后,这类白酒酒内含有的甲醇和甲醛类物质很难挥发,长时间停留在体内,从而对人体造成影响。这就是为什么米酒温过喝了比较好受,鲜花果酒冰过再喝会头痛欲裂的原因。
而诸如茅台酱香酒这类经过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接酒繁琐工艺的蒸馏酒,加冰饮用虽然不会出现以上的问题,但会因为冰块的稀释作用和对味觉的麻痹,破坏掉人体对酒精最舒适的接受度(53度),反而无法品味到酱香白酒独特风味的魅力。
所以白酒加冰,不但不会“爽”,还会破坏白酒的协调,影响白酒的香气和丰富口感,也失去了喝白酒时,那种咂摸品尝的美意。
同时,因为白酒是纯粮固态发酵,酒中含有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只溶于酒精,一旦降温或者加冰稀释,溶解度降低,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就会稀出来,导致酒体变浑浊,简直严重影响白酒的“颜值”。
另外,中国传统养生理念认为,人不可贪凉,忌冷食,重保暖,讲适宜,懂进退,才能养气养神达到身体康健的目的,因此,在少有温酒喝法的现代,饮酒上不加冰也就成了理所当然和共识。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目前市面上多数白酒,饮用时一般都不提倡加冰或是冰镇。至于现代用白酒调制鸡尾酒的风潮,其中已经完全失去了白酒本来的独特风味,加不加冰,并不在此项讨论之列,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讲讲,用白酒调制鸡尾酒到底是不是浪费。
所以,不管是加冰的洋酒,还是不加冰的中国白酒,我们平时喝酒,建议尽量遵循“喝好点,喝少点”原则,更加注重身体健康。
一杯美酒,一群朋友,一日欢聚,美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